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国画艺术名家 陈训勇 太阳 艺栈
  chxy.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9365
最新博文:
草间品墨——陈训勇“蚂蚁一族”水墨艺术作           品墨堂畅想中的汕头中国画院      真情实感 应物象形 对立统一      品墨堂里飘来的歌      品墨堂:一场奢侈的艺术梦想     
我的动态    
发布时间:2008-10-06

                            

  

人,一经与艺术结缘,那也就成了“瘾君子”,也就注定了一生的终极追求。本就“画瘾成性”,再因2003年个展时开始与蚁结缘,此后更一发不可收拾——没想到这小小的蚂蚁群落竟然就是一个大世界,人生的冷暖百态无不折射其中,其社会性、组织性、勤劳智慧及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利它利族的品质令人叹为观止,这才是蚂蚁的真正灵魂!它使我深佩其微物大慧,感想、感悟、感慨良多,故因蚁而学道,因道而悟人生。深感蚁之大道而将老子的“上善若水”演绎为“上善若蚁”。因而发此感慨:

 

蚂蚁,既小又微,在历代画家描写对象中较少有被关注,在汗牛充栋之历代画册中也罕见其成为当中之主、配角。余以为:蚂蚁,相对于人类而渺微,人类,相对于宇宙而渺无。芸芸苍生无分巨微,各为生存而奔波,各为精彩而存在。蚂蚁,小而不弱,骨头敢啃,以小搏大,力可移山。蚂蚁,微而不卑,协力尽责,默默耕耘,顽强生存,是故,余为之而写之、画之、颂之,意在对毫微弱势苍生之关注,及对微小而无弱卑精神之颂扬,兼作为尊重芸芸苍生之价值及平等和谐之生活态度之敬意表达。也是墨牛颂蚁情结之所在。

 

恐龙走了,而蚂蚁留了下来,这是大地的盛情,也是蚂蚁对自然的顺应。缘于此,怎教我能不为蚁而歌,而颂!故也就有了“黄丝蚁上北京”之梦。自2005年来有此决定后,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于是定下上中国美术馆为“蚂蚁”“树碑立传”的计划。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原来的许多构思因工作繁忙的关系,现完成的作品大概只在5%左右。目前,拟于现有的300多件作品中挑选近60件上京展出,并出版《草间品墨——陈训勇水墨艺术作品集》(上篇·蚂蚁一族;下篇·笔道心迹)。

《草间品墨——陈训勇水墨艺术作品集》的编辑及展览的筹办简直就是一场“人民战争”。为了印证蚂蚁究竟是如何打动我的心和真真正正堪为人师,我请的第一位为我画蚁写诗的是黄赞发先生(《蜂蚁颂》),第一位写评论的是好友陈映欣(《大蚁走天下》)。然后请了雷铎老师撰文《蝼蚁五德颂》,并印制了《墨牛颂蚁》挂历。后来经蔡宝烈老师的引领,请《潮声》杂志的杜国光主编邀请潮汕诗人、词人共同了解“蚂蚁”并作诗颂蚁,随后也盛请了中国诗歌协会秘书长张同吾先生和中华诗词学会副主席刘麒子先生邀国家级著名诗人如刘征、叶延滨、郑伯农、刘章等先生写了近七十首颂蚁诗。还有西泠印人余正、孙慰祖、吴颐人、郭莽园、鞠稚儒、梁晓庄等先生为我的画蚁作品倾情刊印。为了这个展览,全国美术界及美术理论界知名人士如刘大为、王仲、梁江、陈履生、卢禹舜、黎鲁、刘斯奋、陈振国、唐大禧、许钦松、王璜生、李伟铭、李公明等写了36篇关于墨牛颂蚁的文章。许多人都认为这“蚁事”是超出了绘画艺术本身的范畴,是体现在笔墨以外的对芸芸苍生的悲悯和人文关怀。大家感叹:如能以蚁的心态对人对事,将是一种真正的“放下”;凡人有悲悯之心,于朗朗乾坤处,有淡淡“蚁怀”,即为“高人”。在此过程我时常体会到大家的支持和激励,每收到师友们的文章或诗词,无不欣喜雀跃,觉得这“蚁事”并不孤独,故这其间所承受的艰辛劳累,也就觉得不在话下了。

在这批蚂蚁的创作过程中,我周围的诸多“道高行深”的师友们给予了无私和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支持。因时间紧迫,编事繁杂,哥们儿临时成立了一个“生产队”(蔡宝烈、全南海、沈创辉、陈映欣、陈迹、孙晓枫、林思龙),也即编务组,鄙人主动接受“生产队”的“领导”,凡大事小事皆须举手通过。大家献计献策,挖掘奇思妙想,多次深入研究至深夜。此番情景,实在动人!

国学泰斗饶宗颐老先生,为展览题签,并书贾谊句“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赠予“蚁民”。原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同志以及著名艺术家林墉老师也分别题词、题签。

这次展览有幸邀请到著名学者王鲁湘先生担任策展人,以及有幸请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先生担任学术主持。

这一位位学养高深的师友,这一篇篇对蚁而颂的诗文,这一个个动人的情景,一次次的“生产队”会议将刻录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终生的记忆,感谢他们热情的关爱、理解和帮助,感谢他们为成就“蚁业”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次展览我要深深感谢几位师友:一是王仲老师,他在我2003年个展的电视专题上给我画蚁予以充分的评价和鼓励,坚定了我画蚁的信心。二是王璜生馆长,他为我在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的展览起了关键的作用。三是恩师蔡仰颜先生,老画家已届七十七高龄,闻学生醉心蚁道,于是不顾年事已高,为画集写了长达四千多字的序言,也教学生诚惶诚恐。四是蔡宝烈老师,这位忘年之交,总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予以鼓励和帮助,还有不知多少个通宵达旦地在电脑前亲临督战,真让我感之深深。五是好友陈文才,在我身边默默无闻帮了我很大的忙,大至论道谈艺,小至张纸钤印,皆尽心尽力,也是我的忘年之交。

同时要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善良的心,给了我画蚁的眼睛;感谢我妻子和女儿对我为艺术、为“蚁事”的理解和支持,为此她们失去了许多本应该得到的关爱,这一切,只能待“蚁事”完成时再作好好补偿……对于这个展览和《草间品墨——陈训勇水墨艺术作品集》的出版,我要感谢妹妹陈少玲、妹夫洪德雄的理解和倾力支持,若无兄妹从商当初,亦无今日的“草间品墨”。

这次展览和《草间品墨——陈训勇水墨艺术作品集》的出版是我人生感悟的一次大盘点,是真正以蚁怀悟道悟人生的起点。艺术的道路遥远而无涯,中国画的笔墨更是高深难探,穷一生非就能悟其真谛,就算悟得一时,也难以悟之一世,对画蚁的探索是帷幕刚拉开,做个面的工作,旨在抛砖引玉,“点”的探索有待日后听取良师益友之点拨,再究其境。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现代人想说的话古人早已概而括之,只不过是换个名词而已。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故此,“蚁事”要像蚂蚁一样,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慢慢地啃骨头;要像愚公一样,天天挖山不止。人生的存在意义在于价值,我坚信这一点!

最后,衷心感谢在我成长的步履中给以无私帮助的所有好人,“蚁民”深深地感谢您,祝您平安快乐!谨向所有参加“草间品墨——陈训勇水墨艺术作品展”及画册出版的筹备、编印工作予以大力支持的师友们致以诚挚的谢忱!

 

品墨堂主人陈训勇

2007年6月16日

 

评论(0) | 阅读(552)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悦 ()
万蚁一心 ()
上善若水 ()


我的最新动态

草间品墨——陈训勇“蚂蚁一族”水墨艺术作
品墨堂畅想中的汕头中国画院
真情实感 应物象形 对立统一
品墨堂里飘来的歌
品墨堂:一场奢侈的艺术梦想
品墨圆梦
品墨人生
一曲宁寂的生命之歌
陈训勇工笔花鸟画叙


访客最新留言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国画艺术名家陈训勇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