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迟志邦 太阳 艺栈
  chzb.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6349
最新博文:
首届中国榜书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论文一等奖(下)      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论文一等奖(上)      谈 迟 志 邦 的 书 法 理 论 研 究      有关蔡邕的一些疑问      “水” · 易经 · 书法·     
我的动态    
美学:在肢解和整合中反复观照
发布时间:2008-04-24

美学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与所有的知识学科都有直接或间接联系。于是从美学出发,我们完全可以返回它的“老家”——宇宙规律的整个网络。但它在被我们研究的过程中也被肢解着,稍不小心,就难以返回原来网络。

研究美学需要多学科知识的参与、多种科技手段的验证,更需要借助认识论、方法论作指南,而认识论、方法论的出发点中又含有审美因素。这就意味着,要揭开美学之谜,不得不去揭露宇宙之谜、生命之谜、哲学之谜……,这道理也就循环起来了,以至无穷。所以对于美学来说,它在研究“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研究着。

这的确是一个逻辑怪圈。比如当我们在讨论美感是什么的时候,就已经让“美感”这个概念存在了(尽管它还是朦胧、粗糙、不完整甚至自相矛盾的)。这无疑等于说,某物先认定它是好东西,然后再去讨论它为什么是好的。麻烦正在这里:事先认为是好的其依据是怎样产生的?这只能说明美感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概念,先是原始的、粗糙的、简单的,而后伴随着社会进步而逐渐升华,走向复杂、多元、精美。但它的发源地、进化轨迹却不能改变。在这根进化线上,一头寻向生命的原始起点,一头则指向发展的高级方向。因生果,果又生果;但因又由因生,果之果亦可生因,故两个方向皆是因果相衔,了无尽头。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永远也别想讨论出个眉目来?也不是。因为宇宙规律的同一性、物质运动规律的周而复始性,使事物运动过程呈现出螺旋型轨迹,既是不可重复的又是循环的。这样我们就可截取一个循环考察,相当于运用几何中的相似形原理,以一个图形的性质代表其全部的相似形集合。它们的共性都反映在与其有关的定理、公式之中。这当然是一种科学的办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能将一个完整的循环(相似形的代表)的“定理、公式”找准、找全。

由于我们永远不能全部认识自然界,所以也就不能等到最后那天才可将道理一起说出来。相对真理的积累构成绝对真理的长河,大道理与小道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要我们在说小道理时明白后面管着它的大道理是谁、讲大道理时知晓它能派生出哪些小道理,继而还能弄清不同领域的道理之间的相似性、关联性等等,我们就有可能在一定范围或层面上认识某一种、某一类事物。既然如此,正确的方法只有一个,即研究谁时,就以谁为核心、为理论出发点,向所有相关领域辐射,最终摸清属于该主题(主体)的整个系统面貌,形成一个理论网络。这就相当于医学解剖完成了神经或循环系统的描述之后,就可以比较顺利地沿此逻辑轨迹探讨本系统与它系统的相关关系。

所以既要肢解,又要整合。不作肢解,事物还是混沌的、囫囵的、模糊的;不作整合,事物又是零碎的、孤立的、似乎毫不相干的。于是要始终牢记全局是各个局部构成的全局,局部是依附在整体上的局部,它们都带着全息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这样在肢解与整合中反复观照,才能真正认识世界、认识美学。

说来说去,我们终于发现,其实早在美学的概念出现之前,产生美学的道理、规律就已在自然界存在着了。我们如今所困惑的,只不过是当站在美学的立场看问题时,该让哪些道理进来参与组合成美学理论体系。说白了,就是如何将美学“仓库”中储存的部件按本来面貌组装成一架能运转起来的理论机器。

应该说当今开展美学研究,有着比前人更多的优越条件,拥有更高级的科学实验手段,更丰厚的理论积淀,也不乏锐利的理论武器。故其困惑主要不在于理论分析材料与工具的缺乏,而关键在于认识论、方法论上的迷惘。除了上述所指出的观照视角之迷失外,还有讨论尺度的不同一、界定概念的随意性、论述逻辑的混乱性、对深邃的古典哲学书论的浅尝辄止隔靴搔痒、对西方美学的机械照搬甚至盲目崇拜等等。

比如对于中、西方法论的运用,有人将它们之间划上鸿沟,认为两者作为两个体系是不可能融合的。其实恰好相反,两者原本面对着的和要解释的是同一个自然界。只是由于思维方式一个是重视概括、综合、统摄,善于从整体、全局看问题,抓主要矛盾;一个是重视解剖、分析,擅长从细微的局部的角度观察世界。一个是善于定性的象思维,一个是重视定量的形思维,两者各有所长。当今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可谓知识爆炸时代,也就意味着学科分割越来越细,对事物的“肢解”越来越甚,极易产生认识论上的偏颇执迷。特别是对生命的人文价值与道德伦理的定位,受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遇到了空前的迷惑。而中国的古典哲学在认识与体悟生命本质、驾驭人类进化方向上,恰恰有着深邃、精辟、直指本原的独特优势。所以美学理论的研究方向、方法,应该是在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重视对这种古典哲学思想、美学思想的深入发掘,重视中西哲学思想、美学思想的有机融合,重视多学科的贯通与综合。不妨尝试将东方哲学作为方向统领,西方哲学作为手段工具,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当我们真正将宇宙规律的一个“螺旋”式循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生人)透视清楚,也就到达了彻悟“万物一理”“大道无言”的高境界。此时再来说美学(哲学)的道理,自然能够纵横捭阖、顺畅无碍,也就“书归正传”了。

                                              2003719

 

评论(0) | 阅读(208)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临摹放大 明赵秉忠《状元卷》 ()
行书唐刘禹锡《陋室铭》 ()
趣味草书缭绕 ()


我的最新动态

首届中国榜书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论文一等奖(下)
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论文一等奖(上)
谈 迟 志 邦 的 书 法 理 论 研 究
有关蔡邕的一些疑问
“水” · 易经 · 书法·
一“点”之察 可释疑案——兼答龙鸿、王玲
我探索书法美学的有关情况
《书法导报》首届当代书法论坛特邀论文:论
莫让好书擦肩而过


访客最新留言

各位同道、师长
2011-11-27 22:35:51
谢谢大家的关注,我已开始用多年来研究的理论成果来进行创新尝试。目前的作品刚露端倪,以后将会加快步伐。希望各位师长、同道、好友,多加教正为盼!我将于2011年12月3日在深圳市布吉西环路的文博宫艺术馆举办平生第一次书法个展,诚挚欢迎各位能届时光临指教!该展由中国书协研究部、山东省书协、深圳文博宫艺术馆…
你的学生——赵
2010-12-07 16:11:50
迟老师:您好!作为您的学生,好久没有见到您了,很想念您。今天又一次在这里欣赏了您的书法大作心情特别好。我又拿出您的《博爱》,反复地欣赏。
馥桂馨晓
2008-07-03 17:50:22
迟老师:谢谢,您老为我书写的字《馥桂馨晓》我一直珍藏吾室,成为我们小俩口爱情的见证。再次感谢!!!
馥桂馨晓
2008-07-03 17:48:14
谢谢
迟志邦
2008-06-23 14:55:53
各位网友同道:感谢大家关注和鼓励!我目前主要精力仍然放在书法美学研究上,这是不得已的事情,因为多年研究的成果已经出来,需要加快整理,争取早日问世,更希望是以有价值的面目与同道见面。所以上网时间很少,有些回复也不及时,敬请原谅。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迟志邦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